據新聞載,華爾街日報亞洲版表示對台灣的消費券政策非常懷疑,因為經濟狀況不佳的消費者屆時絕對會傾向把消費券用在不得不花的錢,然後把「多出來」的錢存起來。
有人可能贊同 有人不以為然,我想每個人或許都可捫心自問,多了3600元你會怎麼花呢?
你是會去加碼資金,買你本來不敢買的東西? 願意故意拿它來犒賞自己,買Extra的東西? 要刺激經濟,本來就沒這麼容易,日本的例子確實失敗,政府用心救經濟,學者卻不看好。
台大社會系教授古允文:「這500億投下去,民眾拿到的去消費的時候,就是你拿到1萬元,我就消費1萬元,我想就去把它當作一個免費的禮物,我不會把我存的錢拿出來,比如說你家拿到1萬元,你願意因此去消費1萬5元以上才有效益。」 學者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日本當年發行消費券,民眾到頭來還是把賺來的錢存下來,只拿消費券買東西,達不到刺激買氣的效果。
再舉個分析例子好了,(這是我在基智網財經討論區寫過的) 一般人消費習慣共有5種
一: 節儉--節流式人種 ,因景氣差或金融風暴,或物價上揚,每月變得特別不想支出花錢
二.精打細算型---楊惠如型, 跟本身收入無關,特別喜歡精打細算,有啥風吹草洞他最精(潛在本質如此)
三 正常---完全不受景氣影響,不浪費也不特別省預算,繼續撥出每月固定額度在花錢(比如每月6000元或20000元)一直就是這樣!
四 :用力花型-常常超支,或容易因為自己個人的收藏喜好 或易被週年慶促銷活動刺激,屬於不經思考,會先刷卡再說 ,當錢不夠用屆時再跟家人要就對了!或平時零用錢就多,賺錢夠用就好,沒壓力負擔, 比如賺100花90元的也屬於這型!(總之,就是平時就習慣花錢嚕)
五,無錢可花型----失業或家裡存款見底 ,就是不能花錢ㄌ
政府最想要挖一群人出來消費,主要是針對第一型的
基本上,其他三型的人,都不會因為消費票券 而影響他的平時消費習慣,也就是說,消費券的出現,對他們原來消費習慣是完全沒大影響的! 不過,很可能第四型的人,也可能會因為多一筆收入,去額外衝動消費! 也會稍微刺激到市場經濟
對於無錢可花型的對象, 會類似像救急不救窮 ,優點當然是至少幫了他們度過一波過年, 相信當然是這樣的,但是這就跟振興經濟的初衷無大關係, 並沒有直接加分的.
我自己的話,我想我會去買一隻手錶吧! 因為之前的錶故障,一直想換個好點的,因為基金慘賠又有點捨不得買,便一拖再拖! 看來, 大家都得用力花錢,才叫刺激經濟 ,否則,難免走上日本的舊路子!
最後 我還是很想趁政策還沒正式上路時建議行政院長,最好,直接印成折價券好ㄌ
200元直接印成: 消費滿250元起可折抵本票券
經過分析後再看看日本經驗,消費券真的能帶來的經濟效果恐怕不是那麼的樂觀,所以,希望政府再想想配套方案
留言列表